本公司生产的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个摩擦摆锤式底座。球冠板标高发生变化,通过地震时延长结构的摆动周期,消耗地震能量。球面半径决定了结构周期,实现了相对位移,不受自重影响,当没有地震发生时摩擦摆支座和普通的盆式或者球型支座没有差别,一旦地震发生,水平力大于竖向承载力的20%时,剪力螺栓被剪断,限位装置被打开,上部分与下部构件分离开来,以一定的隔震周期摆动,消耗地震能量。当地震停止过后,支座上摆由于自重恢复位置。

JZPZ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性能特点
摩擦摆减隔震支座,设计合理巧妙,大程度地降低了地震对桥梁结构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调整摩擦减震底座的曲率半径达到调整支座隔震周期、水平刚度和阻尼比的目的。这也是是由“抗震”到“控震”的防震减、减震灾观念的一次重大的转变。在桥梁正常运行时,JZPZ摩擦摆减隔震盆式支座与普通型盆式支座功能完全一样。地震来临时,当桥梁所承受的水平力大于剪力螺栓剪断力时,剪力螺栓剪断,限位装置打开,支座通过圆弧面之间的相对滑动,将梁体与墩台隔离开,使大部分地震能量无法从墩台传递到梁体。摩擦摆支座隔震消能原理是利用圆弧面的设计延长结构的振动周期,以大幅度减少结构因地震作用而引起的放大效应,并通过支座圆弧面之间的摩擦来达到消耗地震能量,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
WQGZ-II型系列抗震减振支座包括固定支座、单向活动支座、双向活动支座三种型式,支座规格分为22个等级,支座竖向设计承载力、设计转角、摩擦系数均按相关标准要求设计。其水平承载力、竖直方向拔力及支座的整体强度均比普通支座有大幅度提高。该系列支座采用弹性减振元件,具有机理清晰明确、结构参数稳定、等特点。减振原理是水平力大到一定程度后,减振弹簧开始发生弹性变形实现缓冲作用。当结构发生转角时,球芯产生转动,释放上部结构产生的转矩。地震时,刚性抗震措施和柔性减振措施同时发生作用,以抵御巨大的地震输入能量。在大的地震波动情况下,既能保证桥梁上、下结构间合理相对位移,减小地震力的放大系数,又使结构保持统一性。该支座可抵御8-11度地震,对高烈度地震区尤其直下型地震区的工程结构有良好的抗震减振作用。
WQGZ-II型系列抗震减振系列支座适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及大跨度桥,特别适用于宽桥、曲线桥、斜桥、尤其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工程结构。
WQGZ-II型系列抗震减振支座设计制造原理
体形均匀规整,无论在平面还是立面结构的布置,都力求使其几何尺寸、刚度延性均匀规整,提高了结构和构件的强度与延性。


